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章 2

作者:吴传玖 字数:3065 更新:2024-05-06 07:01:04

行军途中,女医生、女护士们,不顾自身疲劳和高山反应,坚持巡诊送药,有的还创造了“背病床”。到达宿营地后,女报务员和译电员、女收音员、女油印员们就在低矮的帐篷里,借着摇曳的烛光,手摇马达进行收发译报,刻印《诚线报》、《建军电讯》》、《渗考消息》、《草原新闻》等各种快报及宣传讲话材料,一些藏族女兵还担负着繁重的翻译和联系群众的工作。在昌都战役中,有一支由30名女兵组成的康藏工作队和工队的10多名女队员,赶着牦牛、粮食等物资,在横断山脉中,顶风冒雪,顽强拼搏,及时把这批物资送到了主力部队驻地。这支“雪山娘子军”在进军史上留下了美名。这批进藏的女兵到达驻地后,为坚决贯彻执行**同志“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和进行农业生产的指示,一放下背包,就拿起铁镐,背上粪筐,和男同志一道,在雪域高原上开荒生产,屯垦戍边。但由于后方给养一时运不上来,上层反动分子又卡我们,有时只好靠豌豆马料充饥,或饿着肚子劳动。进军西藏,政治重于军事。女兵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她们不进寺庙,不打鸟,不摸神树和神,在藏族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不仅和男同志一起获得了“新汉人”、“菩萨兵”的美誉,还被一些藏族老阿妈跷起大拇指连声称赞“成公主”回来了。这一批进藏女兵,在西藏和平解放,部队进驻拉萨和各边防要地后,除仍留部队工作的外,大部分根据工作需要转到地方单位工作。从金沙江到冈底斯山,从喜马拉山到唐古拉山,都有她们的足迹。军事系统、党政机关、科教卫《医疗卫生系统的最多)、金融贸易、工交邮电、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各条战线都有她们的业绩,有的还成了某些事业单位的开拓者。有的已成为自治区一级的领导干部。如今,这批女兵有些虽然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早巳调离西藏,但有的特别是四川的藏族女兵却至今仍投身于西藏的建设事业。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奉献,无怨无悔。首批进藏女兵就是用这样的行动和感情,在“老西藏”三个大字上涂上了浓墨重彩,给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守政策纪律,积极团结藏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无私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增添了光辉。她们无愧于人生!无愧于历史!此前,有人利用女兵进藏大做章,还有一位竟编造了一本所谓“一次悲壮的大进军——500女兵进藏”的书,用一些无中生有、荒诞离奇的事,蒙骗读者。《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字里行间渗透着昂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卷读来令人肃然起敬。我过去曾读过一部反映红四方面军女战士在长征途中悲壮斗争历史的书《洒路军女战士西北蒙难ig》,虽然时期不同,但她们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精神却是共同的。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为世人所景仰。成都军区女作家裘山山创作的小说《我在天堂等你》的原型有很多就在其中。我现在也还常常翻读起这本书。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将永远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在庆祝昌都解放5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不仅深刻感受到了解放昌都对于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意义,更真实地看到了昌都大地和平解放5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这里也是西藏和平解放50年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代表团在昌都期间曾到烈士陵园祭奠,并走访和参观了工厂、农村、学校、街道、幼儿园以及佛教寺庙和昌都城市的新貌。昌都也是藏传佛教最为兴盛的地区,许多著名的高僧活佛就出在这里。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政协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曾是这里最著名的佛寺强巴林寺的大活佛。强巴林寺于1427年由宗喀巴弟子修建,为黄教寺院,分13个康仓,数百名僧人,有18名格西。现由11人组成寺管会,主任1人,副主任3人,其余为委员,分管寺庙建设、保安、教务、财务等等。全寺僧侣早7时开始念经,下午辩经,18时后复习,如有违反寺规的即开除。寺中曾有大量宝贵物,如释迦牟尼弟子的镀金铜像等等,但“革”中损坏了大部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该寺的经济。寺里有270亩土地,1700多株果树,开有商店,有自己的运输车。不计化缘、布施等收入,每年竟有几十万元的进项。这大概是以寺养寺的成功典型之一吧。昌都强巴林寺位于昌都山顶,气势磅礴,规模宏大。仅大殿就有三座,现已修复一新。寺中壁画五彩缤纷,气象万千。多为本地噶马一带擅长工笔的民间艺人们绘制。噶马的艺人时代相传着彩绘等工艺,他们大多以此为生。在他们笔下,寺内的佛像纤弱面慈,与汉地的佛寺佛像很想近。寺里的酥油花制作也较别致。三个大殿分别供养宗咔巴、释迦牟尼及密宗护法神。强巴林寺门外,还有几堆长数十米,高一两米的玛尼堆,上面丝幅招展,蔚为壮观。玛尼堆的石片上刻有许多千姿百态的佛像,还有少量烧瓷佛像、佛塔和经板,另外尚有大量由江河中拾来的彩色鹅卵石。据说藏区最古老的玛尼堆就在昌都地区。来这儿转经、朝拜的藏民(多为老人)络绎不绝,香火很旺。强巴林寺**人不能自抑,你看它坐落的地址就足以让人感到惊奇,无怪乎宗喀巴的弟子于喜绕桑布选择了昂曲和扎曲两水间雄鹰落地式的岩岛上建寺。此寺是昌都地区黄教格鲁派的最大寺院。该寺曾由强雄喜旺扎巴、楚顿朗长白、辛堆冲孜瓦吉、冲贡嘎扎西、三世**索朗加措等活佛主持过。后来由帕巴拉三世通娃顿丹起传承,世代住持该寺3现在的大活佛就是帕巴拉格列朗杰。这次在他来昌都参加庆祝活动期间又回到强巴林寺主持大型佛事活动,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藏族僧众开光、灌顶。每天香火极盛,多达数千人。我和热地团长等一道去佛寺看望,寺庙还赠送我们每人一份以香檀木为框,内镶有用纯银打造,雕刻有强巴林寺寺庙图案的精美工艺纪念品和一条由帕巴拉格列朗杰大活佛亲自为我们开过光的金黄色哈达。我们耳闻目睹的宗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宗教对于藏民族意味着什么?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在吉祥的地方,修起金色的寺屈;金色的寺庙里,坐着我们的贤人。在殿宇的头上,出现金色的太阳,tf意宗教的昌盛。显然,许多藏族民众把宗教当成他们的太阳。横跨两江交汇处的京昌桥和昌津桥;设计新颖,建筑别致,繁华热闹的昌庆街;依山而建的别墅群;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昌都的街头。这里街头卖百货开饭馆的可以说都是四川人。昌都有云南桥、四川桥两座吊桥,它们分别跨越在扎曲和昂曲之上,连接起通往云南和四川的道路,可见昌都和云南、四川古已有之的联系。如今在昌都只能见到大理鹤庆打藏刀的白族匠人了,而其他做生意的几乎全是四川人。其实昌都作为城镇只有两百来年的历史。不过由于位置重要,它是进拉萨到印度的重要中间站,因而过去是茶马古道上茶叶的重要集散地。现在已有京昌桥和昌津桥两座分别由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援建的钢筋水泥大桥连通川藏公路。近年来,昌都已成为西藏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街上时而走过打扮人时的小伙、姑娘,仔细一听说话,多数是藏族。就连那些寺庙里身着红色袈裟的年轻喇嘛脚上也穿着各种样式新颖的高级皮鞋和旅游鞋,手里还拿着时新流行的摩托罗拉手机。电影院、录像室总坐满了观众。街道的个体售货摊前播放着内地刚刚时新的流行歌曲。街道旁到处是“司诺克”台球桌。这种开放的程度确让人始料不及。昌都位于西藏东部,临金沙江、澜沧江,与四川甘孜、云南迪庆相接,也有一部分地界与缅甸、印度接壤。同时也和青海玉树及林芝相通。这样的地理环境当然就会有繁华的都市。这里的市场上拥来挤去着各种不同省籍的人,个矮的四川人、黑瘦的云南人,白净的江浙人,带土耳其帽的新疆人,着白帽的宁夏、青海回族,有一些似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的人。听说近年来还有美国人、日本人和欧洲人来这里观光旅游。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