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百四十六章 还是要办报纸啊

作者:打呀打 字数:2087 更新:2024-04-03 05:12:20

“可是……”小鲁王有点困惑,“大堂兄平日不用读书吗?”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他现在每日都要做的事,就是读书。大堂兄难道不用读书吗?除了读书,他还要学五禽戏,学射箭,学骑马,学琴棋书画。虽然以他现在的年纪,不用学得太好,但是,他都已经开始接触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做这些。他曾经感到厌倦的时候,身边的人就劝说他,说作为皇孙,都是要读书的。大堂兄不也是皇孙吗?为何大堂兄就可以到处跑呢?之前听说大堂兄去过河南,还在河南干了不少惊人的事,甚至还是蓝青天陪着一起去的,这曾让小鲁王十分羡慕。但他也听说,大堂兄过去一直没在宫里,因为曾经死而复生被养在宫外,所以回来后,也要重新读书,学习一些皇孙该学的东西。结果,那只是传闻而已,并不是真的吗?小汤氏:“……”孩子到了这个岁数,求知欲就会很强烈,问题也会变得多起来,作为太妃的小汤氏,有时候也会招架不住,有些问题她能回答,有些问题她不能回答,更有些问题是连她也不清楚。皇长孙的事,恰是连占了第二条跟第三条。她就算知道,也不能随便回答,因为这涉及到了未来储君的事,谁知道她那位公公会不会因此又对鲁王府不满呢?更何况,她也的确不知道关于皇长孙的事。她能知道的事,这孩子必然也知道了。小汤氏沉默了一会儿后,开口道:“这些,可以等你大堂兄到了后,你亲口问他,如何?”虽然两个皇孙的身份地位是有些差距的,但都是皇孙,彼此是堂兄弟的关系,问一问这种无伤大雅的问题,倒也可以拉近一下两兄弟之间的关系。若那位皇长孙将来能成为储君,与之关系好一些,对这孩子没坏处。若那位皇长孙将来不能成为储君,一个几岁大的堂弟,与大堂兄关系好一些,又有什么问题?不过,这些就不必与这孩子说明了。小汤氏交代右长史,将王府的墨竹院给腾出来。这是除了正院之外,最好、最大的院落。小鲁王年纪还小,是跟着小汤氏住在正院的,戈氏则是住在更靠后一些的梅香院。因着王府内本来也没多少女眷,其他没生育过的女眷,但凡是愿意离开的,都被小汤氏送了钱财给送走了,若是愿意留下的,也被养在其他院落里。戈氏也不想与儿子离得远,可却不愿住进正院。好在梅香院虽是更靠后,却与正院相隔不算远。毕竟她过去也算是比较受宠的侧室,不可能被安排到犄角旮旯去住。墨竹院其实算是鲁王过去偶尔会去住的一个院落,是他宴请一些文人墨客的住所,很是风雅,有些文人墨客若是不愿意走,就会留在那里住着。那里院落多,又更靠近前面,让人整理出来,回头可让皇长孙入住,这就很合适。至于凉国公,虽是钦差天使,但到底是外男,不比皇长孙是“自家亲戚”,所以肯定是不能住在王府里的,王府旁就有园子,里面也有不少房屋,风景颇好,倒是可以让凉国公以及带着的人,都住进去。那个园子,若是在空地上搭帐篷,住个几千人都没问题。现在也不是冬日了,虽早晚的温度还有些低,但也不至于让人住在帐篷里受不了。另一边,蓝玉估算着时间,大概明日就能到鲁王府了。想着他送过去的书信,蓝玉忍不住问坐在自己对面的朱英:“大殿下,你这次跟过来,应该只是想看一看鲁王殿下吧?”朱英朝他看一眼:“不然呢?”蓝玉摩挲着下巴,道:“或许,大殿下你还有别的什么任务?比如……调查什么事?或是打算在这边也做成几桩大买卖?”这样才符合他对大殿下的了解啊!只是过来看个堂弟,是不是有点太过简单了?朱英正在看着最近在路上买来的话本,上面的内容,让朱英看得津津有味,但有时候看着看着,他又会忍不住皱眉。朱英忽然头也不抬地问蓝玉:“你觉得,大明这些年的人口增长如何?”蓝玉回道:“自然是一年好过一年,毕竟天下早就太平了。”“是啊,天下早就太平了。但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让我有些不满意。”朱英叹道。相比于清朝,明朝灭亡前,官方承认的人口都不到八千万人。而清朝时,就已是到了三亿多人。为何明朝努力这么久,还是人口始终无法大幅度提升?清朝却可以做到?无非就是高产作物,以及政策改变的缘故,纵然有着天灾人祸的原因,但前两条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产作物,朱英已经搞到了土豆、红薯,虽然其他作物还没搞到手,但以他的身份地位,只要是想要,派人去国外寻找,总有找到的一日。政策方面,人头税,这大概也是阻碍人口大幅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为何突然人口飙升?到了康熙时候,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到了雍正时期,又有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同时还放宽了户籍政策。这些政策的改变,都陆续减轻了普通农民的负担,让普通人也能放心地多生育几个孩子。但这样的政策,能不能在大明这时候进行,朱英却不敢保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背景,不同的皇帝,执行同一个政策时,遇到的阻力是不同的。在明朝也不是没有进行改革的权臣,可大多下场不怎么好。想要进行一些注定会一开始就遭遇激烈反对的政策,掌握舆论,就是必须要提前布局的事。朱英看着这些话本,就能想得到,这时代的读书人,想要享乐,其实选择还是挺多的,但是,谁又会嫌弃更多的解闷儿的渠道呢?这时候当然也有“报纸”,那就是邸报。从宋代起发展成的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不过,要到明末才能发展成活字版本。朱英捏着手里的话本,突然自言自语道:“还是要办报纸啊。”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4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